
回想起當年我剛踏入保險業時,自己也是一個毫無相關背景的新手,完全不知道如何開始。當時,我不但缺乏自信,更擔心自己是不是適合這個行業。然而,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摸索,我最終成功打開了屬於自己的保險事業。
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幫助做兼職做保險但完全沒有經驗但想踏入保險業的你,讓你從頭到尾了解如何成功進入保險行業,並順利開出你的第一張保單。
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的本質差異
什麼是保險代理人?
簡單來說,保險代理人代表特定的保險公司,銷售該公司的產品。公司會提供豐富的培訓資源、明確的銷售目標與支援系統。如果你是A公司的專屬代理,哪你只能代理A公司的產品,不能售賣B公司的產品。
什麼是保險經紀?
保險經紀則是站在客戶角度,透過多家保險公司挑選產品,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方案,通常自由度較高,但相對需更多自我管理。例如你所代理的經紀公司(Broker Firm)有代理A、B及C公司的產品,這樣你便可以同時售賣三間公司的理財產品。
我當初選擇代理人的角色,主要是看中公司提供的完整資源與培訓計畫,這對我這種初入行且渴望快速上手的人來說相當重要。

收入模式比較
代理人的收入模式
保險代理人的收入主要來自佣金與公司獎金制度。每次成交產品後,公司依據產品種類與規模支付佣金。一般首年保費的30-50%,往後還會有3-5%的續保獎金。此外,若達成業績目標,還能獲得額外的獎金包括:季度獎金、年度獎金及MDRT 獎金、獎品及旅遊獎賞。
若成功成為上線經理,還會有27%-40%的上線管理獎金。
佣金會在保單生效後,毋需過冷靜期,一般為15-30日內發放。
經紀的收入模式
保賞險經紀同樣以佣金為主,但佣金來源可能來自多家公司,一般首年保費由40-65%不等,但往後的續保獎金會比較少,上線管理獎金會比較少,但因此收入較為多元,但也須具備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佣金除了要等保單生效外,還需要等候21日的冷靜期後才會發放,一般為30-60日內發放。
我曾有一位朋友轉為經紀後收入暴增,但他也坦言,初期極其辛苦,保單文件處理比較複雜,及公司培訓支援較少,所有客戶開發與維繫都得靠自己。
工作模式與自由度的比較

保險代理人的工作模
公司提供完善的系統支援與培訓,例如業務流程、產品訓練,甚至客戶開發資源。這讓我快速在業界站穩腳跟,另外亦會有電子投保申請系統,減少簽單出錯的風險,不用過度擔心新人摸索期的困難。
保險經紀的工作模式
經紀的工作模式相對自由,但相應地,需自行制定銷售策略、客戶開發計畫,以及挑選市場上適合客戶的產品。另外亦需要學習不同公司的申請投保流程,亦未必每間保險公司都會為經紀公司提供電子簽單系統,若然保險經紀覺得投保流程複雜,希望減少出錯機會,需要支付簽單員的簽單費用。
我認識的幾位經紀朋友,日常工作彈性極大,但相對也付出更多精力在客戶研究、市場分析及研究簽單流程上。
人脈資源的運用差異

代理人:善用公司品牌
保險代理人通常可借助公司品牌的力量,快速建立客戶信任。尤其當你服務的是知名保險公司,客戶接受度會更高。同時專屬代理人可以向公司申請做路覧及展覽會,此舉能夠吸納大量陌生客戶。
經紀:依靠個人人脈
保險經紀則需更多透過個人人脈或專業度來吸引客戶,適合本身具有人脈基礎,或擅長透過社交媒體和線上營銷發展人脈的朋友。亦可以透過成立自己的保險經紀公司,與不同的專業人仕合作舉辦活動,吸納高淨值客戶。
記得我入行初期,正是憑藉公司品牌快速拓展了人脈,短短幾個月內就累積了第一批重要客戶。
職涯發展與晉升機會

代理人:清晰的晉升路徑
保險代理人的職涯路徑較明確,從財務管理經理(Wealth Management Manager)、分部經理(Unit Manger)到區域總監(Direct Director,公司會提供完善的晉升培訓。
我自己在短短五年內,透過公司培訓迅速晉升為團隊主管,並穩定達成MDRT。
經紀:多樣的發展可能
保險經紀的職涯發展較自由,未來可開設個人工作室或經紀公司,適合想獨立經營自己品牌及在這個行業有一定經驗的朋友。
你適合成為代理人還是經紀?
1. 經驗考量
– 初入行者建議代理人,因公司培訓系統完善。
– 若有相關行業背景或銷售經驗,可考慮經紀。
2.人脈資源考量
– 已擁有大量人脈資源的人,經紀可能更合適。
– 若人脈不足,代理人的品牌支援較有利。